2004年欧洲杯在哪国举行/洲际赛赛制/2024年奥运会在哪里举行/竞彩网计算器

查看 資訊
空氣系統基礎知識
(發布時間:2010/7/9 10:29:33 )

 

一、空氣壓縮機系統常用術語
1、壓力:單位面積承受務的大小
單位:mpa , bar , kg
換算:1mpa=10bar=10kg

2、排氣量:出氣口排出空氣量
單位:m3/min

3、功率:單位時間做功的多少
單位:kw , hp

4、氣體含油量:排出氣體在單位時間單位體積的含油量
單位:ppm

5、壓縮比:壓縮機排氣和進氣的絕對壓力之比
二、螺桿壓縮機發展歷程

  20世紀30年代,瑞典工程師Alf Lysholm在對燃氣輪機進行研究時,希望找到一種作回轉運動的壓縮機,要求其轉速比活塞壓縮機高得多,以便可由燃氣輪機直接驅動,并且不會發生喘振。為了達到上述目標,他發明了螺桿壓縮機。

  在理論上,螺桿壓縮機具有他所需要的特點,但由于必須具有非常大的排氣量,才能滿足燃氣輪機工作的要求,螺桿壓縮機并沒有在此領域獲得應用。盡管如此,Alf Lysholm及其所在的瑞典SRM公司,對螺桿壓縮機在其它領域的應用,繼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。

 
    1937年,Alf Lysholm 在SRM公司研制成功了兩類螺桿壓縮機試驗樣機,并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測試結果。

    1946年,位于蘇格蘭的英國 James Howden 公司,第一個從瑞典SRM公司獲得了生產螺桿壓縮機的許可證。

    隨后,歐洲、美國和日本的多家公司也陸續從瑞典SRM公司獲得了這種許可證,從事螺桿壓縮機的生產和銷售。最先發展起來的螺桿壓縮機是無油螺桿壓縮機。

   1957年噴油螺桿空氣壓縮機投入了市場應用。

   1961年又研制成功了噴油螺桿制冷壓縮機和螺桿工藝壓縮機。

  經過隨后持續的基礎理論研究和產品開發試驗,通過對轉子型線的不斷改進和專用轉子加工設備的開發成功,螺桿壓縮機的優越性能得到了不斷的發揮。

三、空壓機的用途
    空氣壓縮機作為一種重要的能源產生形式,被廣泛應用于生活生產的各個環節。尤其是雙螺桿式的空氣壓縮機被廣泛應用機械,治金,電子電力,醫藥,包裝,化工,食品,采礦,紡織,交通等眾多工業領域,成為壓縮空氣的主流產品。
四、空壓機的概念
    把一個標準大氣壓的空氣通過能量轉化的方式輸出用戶需求的空氣
說明:1、一個標準大氣壓
    2、能量轉化一般都是可理解為機械能轉為動能
五、空壓機的工作原理

1、吸氣過程:
    螺桿式的進氣側吸氣口,必須設計得使壓縮室可以充分吸氣,而螺桿式壓縮機并無進氣與排氣閥組,進氣只靠一調節閥的開啟、關閉調節,當轉子轉動時,主副轉子的齒溝空間在轉至進氣端壁開口時,其空間最大,此時轉子的齒溝空間與進氣口之自由空氣相通,因在排氣時齒溝之空氣被全數排出,排氣結束時,齒溝乃處于真空狀態,當轉到進氣口時,外界空氣即被吸入,沿軸向流入主副轉子的齒溝內。當空氣充滿整個齒溝時,轉子之進氣側端面轉離了機殼之進氣口,在齒溝間的空氣即被封閉,以上為[進氣過程]。

2、封閉及輸送過程:
    主副兩轉子在吸氣結束時,其主副轉子齒峰會與機殼閉封,此時空氣在齒溝內閉封不再外流,即[封閉過程]。兩轉子繼續轉動,其齒峰與齒溝在吸氣端吻合,吻合面逐漸向排氣端移動,此即[輸送過程]。

3、壓縮及噴油過程:
    在輸送過程中,嚙合面逐漸向排氣端移動,亦即嚙合面與排氣口間的齒溝間漸漸減小,齒溝內之氣體逐漸被壓縮,壓力提高,此即[壓縮過程]。而壓縮同時潤滑油亦因壓力差的作用而噴入壓縮室內與室氣混合。

4、排氣過程:
    當轉子的嚙合端面轉到與機殼排氣相通時,(此時壓縮氣體之壓力最高)被壓縮之氣體開始排出,直至齒峰與齒溝的嚙合面移至排氣端面,此時兩轉子嚙合面與機殼排氣口這齒溝空間為零,即完成(排氣過程),在此同時轉子嚙合面與機殼進氣口之間的齒溝長度又達到最長,其吸氣過程又在進行。

上一篇: 服務理念 下一篇:空壓機跑油一般原因